科技的進步,電子產品不斷更新,學生的壓力、不良的行為習慣等,導致青少年近視率上升。對于近視來說,一旦增長很難恢復,所以要引起我
近視眼一旦產生,難以逆轉,因此,不能只“治”不“防”,更不能“病急亂投醫(yī)”,重視對孩子的視力健康管理,從“認識”近視到“走近”視力健康管理。
01更新觀念,戰(zhàn)略前移
1. 生命周期的前移
即抓早抓小,從3歲起就為孩子建立《視力健康檔案》,通過健康教育、監(jiān)測預警、綜合干預、動態(tài)管理維護好孩子的視力健康。
2. 防控環(huán)節(jié)的前移
從預防、治療前移至預測、預警。
3. 預防意識的前移
不僅是關注視力不健康和亞健康的孩子,也應對視力健康的孩子采取措施,落實“早監(jiān)測、早預警、早干預”讓孩子安全、平穩(wěn)渡過近視高發(fā)時期。
02掌握眼屈光發(fā)育趨勢
兒童青少年時期是眼屈光變化最快的一個階段,規(guī)律是沿著“遠視→正視→近視”的方向變化,呈不可逆走勢。比較理想的情況是孩子到12歲后才由遠視眼發(fā)育成正視眼。
孩子將來會不會發(fā)生近視?什么時候發(fā)生近視?近視后的增長速度如何?通過眼生物學監(jiān)測可客觀地反映眼發(fā)育狀況。建議家長要從3歲起,每年帶孩子進行監(jiān)測。
03了解眼生理功能狀況
眼生理功能檢測:就是針對雙眼視功能進行的檢測。通過眼生理功能檢測和分析評估,對調節(jié)異常、集合功能異常、眼位異常等較為隱蔽性的視力健康問題做出判斷,找出導致近視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的眼生理功能異常指標,為采取針對性的健康干預提供依據。
四、針對性進行綜合干預管理
04針對性進行綜合性管理
(一)改善視覺環(huán)境
1. 采光
書桌應放在室內采光最好的位置,白天學習時應充分利用自然光線進行照明,注意避免光線直射在桌面上。
2. 照明
晚上學習時除臺燈照明外,還應使用適當的背景輔助光源,以減少室內明暗差,使桌面局部光線與周圍環(huán)境保持和諧。臺燈亦選用有燈罩臺燈,燈泡距桌面40厘米左右,放置在左前方,避免右手寫字時手影遮住光線,桌面平均照度值不低于300勒(克斯)。
3. 通風換氣
要注意室內通風換氣。避免室內積聚大量二氧化碳,使人感到頭昏,頭痛,增加視疲勞的癥狀。
4. 課桌椅
配置與孩子的身高相匹配課桌椅,避免孩子被動養(yǎng)成不良的閱讀、書寫習慣。
(二)培養(yǎng)視覺行為
好習慣必須從小培養(yǎng),好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。
■養(yǎng)成正確的閱讀、書寫姿勢;
■嚴格控制近距離用眼時間;
■多參加有益于眼肌鍛煉的體育運動;
■保證睡眠時間充足;
■養(yǎng)成良好的飲食習慣;
■堅持做好眼保健操;
■堅持定期進行視力健康三級監(jiān)測。
(三)加強陽光鍛煉與訓練
學校嚴格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課時,確保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課時,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,高中每周2課時,每天安排25-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。家長適當陪學生參加戶外運動,增加學生在陽光下活動的概率。特別是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放風箏等活動,既可鍛煉身體,又能鍛煉眼肌,有益于視力健康。
為什么在基本相同的生活環(huán)境、生活方式和用眼要求條件下,有些孩子近視了?有些卻不近視?因為,眼肌好、近視少。
(四)科學采用光學干預,提供用眼保護
主要是利用光學干預的方法來減輕孩子近距離持續(xù)用眼時的調節(jié)、集合負擔,提供近距離用眼光學保護,消除近距離用眼過度導致近視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的誘因。另外,通過戴用RGP(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觸鏡)、角膜塑形鏡、周邊離焦鏡來矯正視力,控制近視加深的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,但要注意這些方法也有適應癥和非適應癥,不是人人適用。